
19/七月星期三癸卯年六月初二
导
读
人生得意须尽欢,莫使金樽空对月。
看过《长安三万里》这部电影,想必你会对《将进酒》这首诗留下深刻的印象。
电影中,大诗人李白在黄河边高声吟诵“呼儿将出换美酒,与尔同销万古愁”,带着朋友们骑鹤飞到天上,穿越云层,飞过瀑布,这经典的一幕,让我们看到了诗仙那奇幻、瑰丽的想象世界。
今
日
诗
词
春夜洛城闻笛唐.李白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,奔流到海不复回。君不见高堂明镜悲白发,朝如青丝暮成雪。人生得意须尽欢,莫使金樽空对月。天生我材必有用,千金散尽还复来。烹羊宰牛且为乐,会须一饮三百杯。烹羊宰牛且为乐,会须一饮三百杯。与君歌一曲,请君为我倾耳听。钟鼓馔玉不足贵,但愿长醉不愿醒。古来圣贤皆寂寞,惟有饮者留其名。陈王昔时宴平乐,斗酒十千恣欢谑。主人何为言少钱,径须沽取对君酌。五花马、千金裘,呼儿将出换美酒,与尔同销万古愁。
图片
1
图片
译文
你难道没有看见吗?那黄河之水犹如从天上倾泻而来,波涛翻滚直奔大海从来不会再往回流。
你难道没有看见,在高堂上面对明镜,深沉悲叹那一头白发?早晨还是黑发到了傍晚却变得如雪一般。
人生得意之时就要尽情的享受欢乐,不要让金杯无酒空对皎洁的明月。
上天造就了我的才干就必然是有用处的,千两黄金花完了也能够再次获得。
我们烹羊宰牛姑且作乐,一次性痛快地饮三百杯也不为多。
岑勋,元丹丘,快点喝酒,不要停下来。我给你们唱一首歌,请你们为我倾耳细听。
山珍海味的豪华生活算不上什么珍贵,只希望能醉生梦死而不愿清醒。自古以来圣贤都是被世人冷落的,只有会喝酒的人才能够流传美名。陈王曹植当年设宴平乐观,喝着名贵的酒纵情地欢乐。主人为何说钱不多?只管把这些钱用来买酒一起喝。名贵的五花良马,昂贵的千金皮衣,叫侍儿拿去统统换美酒,让我们一起来消除这无尽的长愁!
2
图片
注释
1. 将进酒:劝酒歌,属乐府旧题。将(qiāng):请。2. 君不见:乐府中常用的一种夸语。天上来:黄河发源于青海,因那里地势极高,故称。3. 高堂:高堂:房屋的正室厅堂。一说指父母。一作“床头”。青丝:喻柔软的黑发。一作“青云”。成雪:一作“如雪”。4. 得意:适意高兴的时候。5. 金樽(zūn):中国古代的盛酒器具。6. 会须:正应当。7. 岑夫子:岑勋。丹丘生:元丹丘。二人均为李白的好友。8. 杯莫停:一作“君莫停”。9. 与君:给你们,为你们。君,指岑、元二人。10. 倾耳听:一作“侧耳听”。11. 钟鼓:富贵人家宴会中奏乐使用的乐器。馔(zhuàn)玉:形容食物如玉一样精美。12. 不复醒:也有版本为“不用醒”或“不愿醒”。13. 陈王:指陈思王曹植。平乐:观名。在洛阳西门外,为汉代富豪显贵的娱乐场所。14. 主人:指宴请李白的人,元丹丘。15. 恣(zì):纵情任意。谑(xuè):戏。言少钱:一作“言钱少”。16. 径须:干脆,只管。沽:买。17. 五花马:指名贵的马。一说毛色作五花纹,一说颈上长毛修剪成五瓣。18. 裘(qiú):皮衣。19. 尔:你。销:同“消”。
3
图片
赏析
这首诗的题目“将进酒”不是李白自己起的,而是汉乐府的旧题,很多人都曾经用这个题目写诗。“将”,就是“请”的意思,“将进酒”就是“请喝酒”。我们可以想到,用这个题目写的诗,内容一般都跟劝酒有关系。李白是诗仙,更是酒仙,喝酒可以说是他人生中最大的爱好,这个题目非常适合他。“岑夫子”名叫岑勋,是一个文人,他最出名的文章是《多宝塔碑》,这篇文章由大书法家颜真卿书写下来,成为传世经典。而“丹丘生”名叫元丹丘,是一位道士。这三个人关系特别铁,元丹丘在嵩山脚下建了几间房子,邀请李白和岑勋过来玩,三个人一起喝酒,李白在酒桌上写下了这首诗。从这首诗中,我们可以读出好几层意思,下面我们就来看一看:① 读出对时间流逝的感叹电影之所以让李白在黄河边吟诵《将进酒》,大概是从第一句“黄河之水天上来,奔流到海不复回”中得到的灵感。不过,这不是李白写诗时实际看到的场景,诗人写黄河水,只是想表达时间的流逝就像奔腾的河水那么快,而且也像流水一样,一去不复返。古代诗词中,经常会通过写流水,去感叹时间的流逝。比如我们熟悉的“百川东到海,何时复西归”“滚滚长江东逝水,浪花淘尽英雄”。而下面的“朝如青丝暮成雪”,就说得更夸张、更直白,时间过得太快,人一下子就变老,头发都白了。这是这首诗要表达的第一个意思,就是对时间流逝的感叹。② 读出李白的潇洒和豪气时间过得太快,人的青春非常短暂,那怎么办呢?我们的大诗人李白说,当然是及时行乐,要“人生得意须尽欢,莫使金樽空对月”。高兴了就玩个痛快,要是放着好酒不喝,那就太没意思了。读这一句,我们很容易联想到电影里,李白在酒肆中尽情喝酒、跳舞的画面。李白接着说,钱花多了不要紧,因为“天生我材必有用,千金散尽还复来”,像我这样的人才,以后肯定可以得到重用,花光了千金,我还能再赚回来。这几句说得很乐观、很潇洒,甚至有一点儿“狂”,完全是李白的风格。做完了这一大堆铺垫,李白正式开始劝酒了:“烹羊宰牛且为乐,会须一饮三百杯。”要喝酒,那当然得有下酒菜,李白的下酒菜可不是几碟小菜,他要“烹羊宰牛”,大口吃肉,然后大碗喝酒,一口气喝上三百杯。李白在《襄阳歌》里也曾说:“百年三万六千日,一日须倾三百杯。”他要年年喝酒、天天喝酒,每天都豪饮三百杯,喝到尽兴为止。当然,这两个“三百杯”都是夸张的手法,不是实写。不过,李白爱喝酒、酒量大是真的,他不仅自己喝,还要劝两位朋友一起喝:“岑夫子,丹丘生,将进酒,杯莫停!与君歌一曲,请君为我倾耳听。”他劝岑勋和元丹丘多喝一点,千万不要停杯,自己要给他们唱歌助兴。从这段诗句中,我们可以读出李白在酒桌上的潇洒和豪气。
图片
③ 读出李白的怀才不遇,借酒浇愁为了劝酒,李白不仅给两位朋友唱歌,还讲出了一大堆劝人喝酒的道理:“钟鼓馔玉不足贵,但愿长醉不复醒。古来圣贤皆寂寞,惟有饮者留其名。”“钟鼓”代指权贵人家演奏的音乐,“馔玉”就是像玉那么珍贵的食物,“钟鼓馔玉”指的就是富裕的生活。了解了李白一生的经历,我们就会知道,李白其实不怎么得志。像李白这样一个又有才华、又自信的诗人,他梦想着出将入相,飞黄腾达,但是现实很残酷,李白得不到皇帝的重用,他心里当然是很郁闷的。所以他干脆说:当大官、发大财也没什么了不起的,喝醉睡着了才能摆脱烦恼。古代有很多贤能的人,他们都像我一样寂寞,没人能理解、没人肯任用,还不如爱喝酒的人能够万古留名。为了证实“惟有饮者留其名”,李白举了一个例子:“陈王昔时宴平乐,斗酒十千恣欢谑。”这里的“陈王”,指的是三国时期的曹植。李白这两句诗,就是化用了曹植的“归来宴平乐,美酒斗十千”,想当年,曹植在平乐这个地方开宴会,喝着名贵的美酒,那是多么热闹的场景!不过,你可能也要问了,历史上爱喝酒的人多得很,为什么李白偏偏要写曹植的例子呢?这是因为,曹植这个人虽然有才华,但是有个毛病——爱喝酒,还曾经因为喝酒搞砸了曹操的大事。曹操觉得这个孩子老是喝得醉醺醺的,太不靠谱了,就没有让他当皇帝,曹植最后抑郁而终。李白觉得,自己就像曹植一样有才华、有抱负,但是没有施展的机会,所以只能去借酒浇愁。从这几句诗中,我们可以读出李白怀才不遇的感慨和不平。④ 读出李白与元丹丘的友情举完陈王的例子,李白又回到了眼前的酒席上:“主人何为言少钱,径须沽取对君酌。”元丹丘邀请李白来做客,这里的“主人”指的就是元丹丘。元丹丘准备的酒快喝完了,但是李白酒兴正高,对他说,你可千万别说家里钱不够,再去买点酒来,咱们继续喝。其实,元丹丘是主人,李白是客人,按理来讲,李白应该客套一下。但是李白却要求主人拿钱再去买酒,还很不客气地补充了一句:“五花马,千金裘,呼儿将出换美酒,与尔同销万古愁。”这里说的“五花马”,是宝马良驹的代称。在唐代,人们会给马修剪鬃毛,剪成花瓣的形状。剪成三瓣,就叫“三花马”;剪成五瓣,就叫“五花马”。李白这里是说,如果真的钱不够,那咱们就拿宝马和皮大衣去换钱买酒,总之今天要借酒浇愁,喝个痛快。从几句诗中,我们可以知道,李白和元丹丘的关系特别铁,两个人根本用不着见外,用不着假客套,元丹丘会特别大方地招待李白,李白觉得酒不够喝,也会直接提出来。这两位酒友的交情,成就了《将进酒》这首名传千古的好诗,也成了唐代诗坛上的一段佳话。电影中,众人在黄河边饮酒、李白吟诵《将进酒》的场面,是全片的高潮,是最浪漫最华彩的篇章,也是最寂寞和悲凉的篇章。导演用想象的画面,呈现了李白“耍酒疯”的场面,他边喝边笑边吟诗,看起来高兴极了。可是每一位观众都能看出,这不是真的高兴,这是不得已的狂放,这是有大悲之情无法抒发的欲盖弥彰。这种明喜实悲的对比,让旁观者高适感慨万千,也让观众热泪盈眶。多读李白的这首《将进酒》,在人生的不同阶段读这首《将进酒》,你都会有不同的收获。图片来源网络,文字综合网络,侵删
喜欢这首诗,点赞和在看!
▼
诗词 | 古文 | 写作
后台留言进诗友交流群
▼
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,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,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,请点击举报。
西瓜在线配资,股票怎么配杠杆,对对配资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