谁说联合国只是一个“开会的地方”?这一次,它展现了少见的强硬态度,把矛头直接指向以色列。
据美联社9月27日报道,联合国人权办公室当天发表声明,宣布将来自11个国家的158家企业列入黑名单,原因是它们帮助以色列在约旦河西岸扩张。联合国呼吁各国禁止与这些企业进行国际合作。发言人沙姆达萨尼强调,所有在约旦河西岸有业务的公司,都有责任调查自己的活动是否涉及侵犯人权。
事实上,以色列在巴勒斯坦问题上的行动,早已引发全球广泛质疑。近年来,以色列不仅占据了叙利亚戈兰高地,还频繁轰炸伊朗,更在加沙地带发动大规模军事行动。大量建筑被毁,超过八成地区成为废墟,成千上万的巴勒斯坦人失去家园,难民人数成倍增加。这一切,都是以色列军事行动带来的直接后果。
这一次,联合国罕见采取实际行动,对相关企业进行制裁。黑名单上的158家公司,大部分来自以色列本土,但其中也包括60多家来自美国、英国、法国、德国、西班牙、葡萄牙、荷兰、卢森堡、加拿大以及中国的企业。值得注意的是,这些企业并不全是主动参与冲突,有些甚至可能完全不知情。比如一些建材和工程设备供应商,向以色列出口水泥、钢筋、推土机;还有一些安保、旅游和金融企业,间接参与了相关活动。它们的产品出现在约旦河西岸,就被列入制裁名单,等于“替以色列背了黑锅”。
展开剩余65%从联合国的角度看,此举是要释放一个信号:不论企业是主动还是被动,只要参与以色列侵占巴勒斯坦的过程,都将面临制裁。这不仅是对以色列的警告,也是对外企施加的压力,迫使它们减少涉足相关业务。换句话说,这是“敲打以色列”的一种间接手段。
目前,以色列已控制约旦河西岸约三分之一的土地。如果不加制约,未来或许会重演戈兰高地的局面,被彻底吞并。虽然联合国的制裁并不能直接阻止以色列的军事行动,但至少能给以色列高层施加压力,让其顾忌国际舆论和外交后果。
不过,联合国毕竟不是一个拥有军事实力的国家,它没有强制武力手段,也没有直接法律效力,能做的只是通过制裁来施压。即便如此,这一行动依然意义重大。截至2025年9月22日,联合国193个成员国中已有157个承认巴勒斯坦国,这一趋势表明,全球支持巴勒斯坦的声音越来越多,以色列的国际压力也随之增加。
进入黑名单的企业今后很可能遭遇多国市场的抵制,这对它们既是警告,也是提醒。同时,这也向全球展示了联合国在巴以问题上的明确态度。
总的来说,这一次联合国的举动,不仅是对以色列的公开施压,也是对全世界的宣告:巴勒斯坦的存在已获得大多数国家认可,即使有美国的支持,以色列在面对全球舆论时,也不得不有所收敛。这已经不仅仅是“威慑”,更是一种无声却实实在在的阻止。
发布于:天津市西瓜在线配资,股票怎么配杠杆,对对配资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